制作的這種耐火磚的細粉是采用由普通鉻礦與鎂砂磨細、混勻、壓坯、煅燒后的鎂鉻料,仍為硅酸鹽結合。但性能較普通鎂磚有改進。直接結合鎂磚,是由雜質含量低的鉻精礦與較純鎂砂制作的。燒成溫度在1700℃以上。該種耐火磚的結構特點是,耐火物晶粒之間多呈直接接觸。因此其高溫性能、抗侵蝕與抗沖刷都較普通鎂鉻磚好。再結合鎂鉻磚,國外常將全由人工合成原料共燒結鎂鉻料或電熔鎂鉻料(或加有部分電熔鎂砂)制作的鎂鉻磚皆稱為再結合鎂鉻磚。而國內只將全用電熔鎂鉻料制作的鎂鉻磚稱為再結合鎂鉻磚。為了與國際上較為一致,以采用共燒結鎂鉻磚與電熔料再結合鎂鉻磚或熔粒再結合鎂鉻磚為宜。
不論是在傳統的MgO-C磚還是在目前大量使用的低碳MgO-C磚,主要利用鱗片狀石墨作為其碳源。石墨作為生產MgO-C磚的主要原料,主要得益于其優良的物理性能:對爐渣的不濕潤性。高的導熱性。低的熱膨脹性。此外,石墨與耐火材料在高溫下不發生共熔,耐火度高。石墨的純度對MgO-C磚的使用性能影響較大,一般要使用碳含量大于95%,大于98%的石墨。除石墨外,炭黑也普遍用于鎂碳磚的生產。炭黑是由烴類碳氫化合物的熱分解或不完全燃燒制得的具有高度分散的黑色粉末狀碳質物料。
鎂磚氧化鎂含量在90%以上、鋼包用鎂碳磚以方鎂石為主晶相的堿性耐火材料。出剛槽生產電爐鎂碳磚一般可分為燒結鎂磚(又稱燒成鎂磚)和化學結合鎂磚(又稱不燒鎂磚)兩大類。蓄熱磚,純度和燒成溫度高的鎂磚,由于方鎂石晶粒直接接觸,稱為直接結合鎂磚;用電熔鎂砂為原料制成的磚稱為電熔再結合鎂磚。濱州鋼包出剛槽一般可分為燒結鎂磚(又稱燒成鎂磚)和化學結合鎂磚(又稱不燒鎂磚)兩大類。純度和燒成溫度高的鎂磚,由于方鎂石晶粒直接接觸,稱為直接結合鎂磚;用電熔鎂砂為原料制成的磚稱為電熔再結合鎂磚。
澆注料又稱耐火澆注料,是一種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結合劑制成的粒狀和粉狀材料,鎂碳磚廠家具有較高流動性,以澆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同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結合劑和水分含量較高,流動性較好,故而澆注料應用范圍較廣,可根據使用條件對所用材質和結合劑加以選擇。既可直接澆注成襯體使用,又可用澆注或震實方法制成預制塊使用。澆注料又稱耐火澆注料,是一種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結合劑制成的粒狀和粉狀材料,具有較高流動性,以澆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生產鎂鉻磚 用的原料有:天然原料、鋼包用鎂碳磚人工合成原料以及工業氧化鉻與工業氧化鋁等鎂碳磚廠家。天然原料:轉爐用鎂碳磚如各種級別的燒結鎂砂、普通鉻礦以及雜質含量低的鉻精礦。人工合成原料:由鎂砂與鉻精礦經細磨、混勻、壓坯,然后在高溫下煅燒制得的共燒結鎂鉻料;以及由菱鎂礦與鉻礦經電熔制得的電熔鎂鉻料;還有電熔鎂砂。合成料一般應是雜質含量低的原料。將以上原料采用不同.組合與配方可制成名稱繁多的鎂鉻磚,加之廠方不愿對其配方多加說明,因此鎂鉻磚的品種、名稱甚亂,易混淆。根據國內外對鎂鉻磚已有的名稱,大致可進行如下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