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結合鎂鉻磚是在普通鎂鉻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生產特點主要有兩點,一是采用較純的原料,二是采用較高的燒成溫度。所謂的直接結合是指磚中鉻礦顆粒與方鎂石之間有較多的直接接觸,因為原料中SiO2較少(控制在1%?25%以下),硅酸鹽生成量少,通過高溫燒成手段使硅酸鹽擠壓到固相顆粒的角落里。從而提高固相的直接結合。直接結合鎂鉻磚由于直接結合程度高,從而使磚具有較高的高溫強度、抗渣性、抗侵蝕、耐沖刷、耐腐蝕及優良的熱震穩定性和在1800℃下的體積穩定性。
鎂砂是生產MgO–C磚的主要原料,有電熔鎂砂和燒結鎂砂之分。電熔鎂砂與燒結鎂砂相比具有方鎂石結晶粒粗大、顆粒體積密度大等優點,是生產鎂碳磚中主要選用的原料。生產普通鎂質耐火材料,對鎂砂原料要求主要具有高溫強度和耐侵蝕性能,因此注重鎂砂的純度及化學成分中的C/S比和B2O3含量。隨著冶金工業的發展,冶煉條件日益苛刻,在冶金設備(轉爐、電爐、鋼包等)上應用的MgO–C磚所用的鎂砂,除了化學成分外,在組織結構方面,還要求高密度和大結晶。
按照冷混合工藝用合成焦油結合劑制造的傳統鎂碳磚在焦油受損過程中發生硬化并獲得必要的強度,因此便形成了各向同性的玻璃狀碳。鎂碳磚廠家轉爐用鎂碳磚此種碳未顯現出熱塑性,在內襯烘烤或操作使用過程中該熱塑性能適時地消除大量的應力。用瀝青結合劑生產的鎂碳磚,由于在瀝青碳化過程中形成各向異性的石墨化焦炭結構,該磚具有較高的高溫塑性。
不論是在傳統的MgO-C磚還是在目前大量使用的低碳MgO-C磚,主要利用鱗片狀石墨作為其碳源。石墨作為生產MgO-C磚的主要原料,主要得益于其優良的物理性能:對爐渣的不濕潤性。高的導熱性。低的熱膨脹性。此外,石墨與耐火材料在高溫下不發生共熔,耐火度高。石墨的純度對MgO-C磚的使用性能影響較大,一般要使用碳含量大于95%,大于98%的石墨。除石墨外,炭黑也普遍用于鎂碳磚的生產。炭黑是由烴類碳氫化合物的熱分解或不完全燃燒制得的具有高度分散的黑色粉末狀碳質物料。
工藝設備安裝設計的幾點改進。篩上料回流系統結構型式在粉碎系統設計中通常將圓錐破碎機與雙輥破碎機組成聯合機組使用,以期提高該機組的產量,即將圓錐破碎機的篩上料作為雙輥破碎機的加入料,其加入結構為篩上料入雙輥前的直段溜管設一閘板以控制料流。這種結構不僅加重了機前手工操作,不易調節喂料量,而且由于密封性差易造成泄塵,為此在篩上料回流系統中增加一定容量的中間緩沖料槽,然后用給料機喂料則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耐火材料的回彈性是針對噴涂料而言的。在進行噴涂施工時,錦州精煉爐蓋常會出現因骨料顆粒的回彈散落而造成耐火噴涂料的浪費和噴涂層顆粒級配的不合理,體積密度下降,以致影響內襯層的使用壽命。精煉爐蓋銷售稠度用來表示耐火材料的可流動性能。稠度的概念在耐火泥漿、澆注料、可塑性及某些濕法噴涂料的施工中被廣泛應用。用規定的金屬圓錐體沉入可流動的材料內。其沉入深度值即為該材料的稠度,以0.1mm為計量單位。稠度的調節主要通過調整物料的顆粒級配及結合劑、稀釋劑的配比來實現。加入適量減水劑也能調節稠度指標。